关于地方总工会工作运行机制改革的创新探索

2014-04-30 14:10 来源:51网 分享到:

关于地方总工会工作运行机制改革的创新探索

余海元  何春林  曹文常

在新形势下,地方总工会如何进一步克服“行政化、机关化、官僚化”倾向,真正地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机关效能,彰显地方总工会服务的整体优势?笔者认为,地方总工会要始终围绕“党委政府在想什么,职工群众在盼什么,要求工会组织干什么”的时代命题,不断创新工作运行机制,焕发工会的生机和活力,创造更丰富、更及时、更有效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去服务职工、服务企业,让工会代表职工利益,让企业更加和谐发展。

一、把握工会组织建会的启动信息

依法推进组织建会是工会的重点基础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提出了“存量组织抓激活,增量组织抓创新”的工作方式推进工会的组织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现实生产力的资本方和劳力方均已实现双向互选,国家和各级政府积极营造创业环境,使得大量的小微企业迅速成长,怎样把握工会工作的进程,什么时候切入建会工作是最好的时机?

(一)从“最大的资源和手段”入手

开发运用好各级党委政府已赋予工会的资源手段比不断争取资源手段更重要。依照工会法赋予的2%职工工资总额经费资源和政府规定委托地税代征手段,2010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经费收缴工作,坚定实施和完善“一改三策”,创新启动了工会经费委托地税全额代征的探索实践,坚持每月把从用人单位行政计提的工会经费(筹备金)代征到地方总工会,再由地方总工会按规定直接还拨到用人单位工会。经过艰苦努力,除了实现地方总工会和基层工会经费总额制度性增长的目标外,我们还意外地收获了地税传递过来的代征经费清单中承载的鲜活的企业和职工信息。在工作实践中也让我们体会到工会经费委托地税全额代征是工会组织“最大的资源和手段”。

(二)发现“双循环链”规律

“资金链循环”联动“服务链循环”规律是我们坚持按规定把经费直接还拨到用人单位工会账户而不是行政账户的规范操作中发现的。工会经费(筹备金)通过地税代征到地方总工会,地方总工会再将用人单位工会应留成部分还拨到用人单位工会账户,形成了一个闭合的资金链循环系统。要使资金链循环起来的必要条件是:用人单位必须满足组建工会组织、进行法人登记、获得组织代码、开设工会账户等条件。这种资金链的闭合循环恰恰倒逼了我们的工会组织建设、工资集体协商等系列服务工作的联动循环开展。

(三)选择税务信息源

政府的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都是监管企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主管部门,他们均建立了用人单位的动态数据库,这些信息对于我们开展工会工作都具有指导作用。实践中,我们感到在企业工会组建中,选择税务信息源作为启动信息更具有针对性。因为工商部门的信息只代表了企业已经依法组建,但企业还要用大量的时间作设备安装调试、原辅材料购买、员工招收培训等准备工作,这个时候切入组织建会工作为时尚早。解读税务部门信息至少给我们传递了三条讯息:一是开始向国家纳税表明企业经济运行比较正常;二是企业职工队伍相对稳定;三是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基本形成,这个时候组建工会时机更为成熟。

二、再造工会机关运行的联动职能

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应突出“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全力推动工会职能“调适归位”。

(一)优先确立创新服务理念

“工会是党政主干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工会放在主战场上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拼搏、执着、务实”的工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工会机关的“规划力、领导力、监督力”,剥离下移工会机关事务性工作,培育做实区域性工会联合会多功能孵化性工作平台。着力推动工会工作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快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步伐,大力提高工会会员待遇。当前,工会要切实做到“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服务向下”, 把“服务”贯穿到各项工会工作中。通过深入一线,增加工会干部与基层、与职工见面率,及时了解基层、职工所思、所急、所盼、所忧,掌握基层、职工中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把握劳资关系状况,把服务职工、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三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为职工和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持续性、无缝隙的服务及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具有工会特色的软环境。

(二)“部室制”运行方式面临障碍

当前,省辖市地方总工会内部机构建制仍是“部室制”,各部室的工作职责至少是六、七年前制定的,这与现实的工作要求相去甚远。加之我们的部室职责基本上是上下对应的,工作实践中很难开拓创新。再有我们的工作方式通常是以定性和工作经验为主,与当前数据化、信息化、系统化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极不合拍。现行“部室制”面临三大障碍很难逾越:一是机关工作与职工诉求严重脱节导致纵向工作上下不互动;二是目标多元与信息孤岛导致横向工作左右不联动;三是自我中心与发展失衡导致工作保障的资源手段不匹配。这种“部室制”的运行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工作。

(三)“中心制”运行机制活力端倪

按照“双循环链”运行规律,以现有“部室制”为基础,选定“牵头”部室、选择“配合”部室重构以职工和企业需求信息为导向的“五大指挥中心”,通过调整工作职能,整合资源手段,重置领导力量,再造市总机关新的工作运行机制。即以“双创办”牵头组建“工运研发中心”,其基本职责是提升机关创新力、规划力和文化力;以财务部牵头组建“信息集散中心”,其基本职责是进行数据处理、信息发布和重拾委托;以组织部牵头组建“建会评估中心”,其基本职责是开展建会规划、绩效评估和组织优化;以保障部牵头组建“集体谈判中心”,其基本职责是推动要约行动、工资共决和民主管理;以办公室牵头组建“工作保障中心”,其基本职责是实施创建环境、过程监督和成果运用。通过“五大指挥中心”建设和运行,实现了机关工作无缝隙对接,整合了部门之间资源,凝聚了工会团队优势力量。

三、构建工会信息互动的集团博弈

“工会要实现维护职工利益最大化。”四川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在2012年5月31日全省县以上工会主席培训班上如是说。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下只有让工会组织团结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去博弈资本、制衡资本的利益最大化,促进劳动关系动态平衡,从而创建一个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局面,更好地维护职工、企业和工会的利益。

(一)铸造工会信息意识

当今社会的发展,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信息时代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工会工作的发展。工会系统必须铸造工会信息意识,树立铸造解读工会信息就是研判工会形势的意识,就是细分任务单元的意识,就是满足职工诉求的意识。工作中不仅要解读包括工人运动信息、工会工作信息和职工状况信息等工会信息,还要解读与工会工作直接相关的各类社会信息,并将这些不是工会信息的其它信息融入工人运动、工会工作和职工群众的“元素”之中,运用工会信息所蕴含的数据推进工会工作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建立一个动态完善与互动共享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助会”工作目标。

(二)定期披露“企业•工会”信息

按照“双循环”要求, 市总“五大指挥中心”各自固定一名信息发布员,每月25日在机关内部召开一次制度性“企业•工会”信息发布会。每月25日的信息发布会,既是“企业•工会”信息发布会,也是调查研究会、学习互动会、点评交流、培训提高会和工作部署会。同时信息发布每半年向社会集中开放一次。我们注重信息发布人队伍的培育建设,切实提高信息发布质量,明确信息发布会的信息公开、信息解读、调查摸底、任务部署、业务培训、督促落实、成效评估、决策决议等八方面任务,充分发挥信息发布会在转变机关运行机制、改革工会工作方式、推动“两个循环”运转、落实“两个普遍”工作等方面的基础载体作用,将信息发布会打造成集披露部门信息、细化任务单元、提供有效服务等方面功能于一体的权威工作平台。从2010年10月开始,市总机关定期的信息发布,提供了动态更新的翔实的工作数据和决策参考依据,有效改变了过去依靠过时数据或惯例作决策的方式,实现了从“靠感觉”决策向依据基层“靠数据”决策的转变,显著提升了机关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开放延伸工会信息共享平台

从区域性工会工作的全局出发,通过进一步开发利用“双循环链”上重要节点工作面,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开放延伸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工作平台,实现借力发展,合力发展,有效放大工会工作社会效应。一是与地税部门合作建立“工会经费委托代征每四月联席会议”制度;二是与组织部门合作建立“党工共建季度联席会议”制度;三是与人社部门合作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双月例会”制度。(作者单位:遂宁市总工会)

编辑:GH001

相关新闻

公告通知

热门标签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