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劳模力量 服务创新发展

2014-02-08 15:02 来源:省总政研室 分享到:

凝聚劳模力量  服务创新发展
——德阳市创建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工会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以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作用为重点,努力搭建劳模先进创新平台为手段,广泛开展创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激励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加强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我们对全市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创建现状
    (一)基本情况
自1983年建市以来,我市共评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550人,其中全国劳模37人,省部级劳模 513 人(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为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和力量,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劳模的潜能和智慧。我市历来重视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支持和鼓励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各自岗位和业务特点成立劳模(职工)创新团队,常深入企(事)业单位指导。2012年,我市公布了首批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年,创建成功28个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另有9个工作室正在积极创建中。
    (二)主要特点
    1、壮大了人才队伍。在创建中,我市企业与8所有固定场所、有高素质的师资、有充足资金、有国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资质的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中专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全市职工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近3年,全市职工职业(工种)技能实训基地共培训大中专毕业生10.18万名、各类中高级职工4259 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2462 人。
    2、国有企业继续领先。我市国有企业坚持领军人物劳模化、专业化的原则,极大地为企业实现产能提升、技术升级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东汽公司职工陈曙光,2012年成立以其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后,首度确立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质量为主的12个攻关项目,完成5个项目并投入生产之中。该工作室成为公司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源泉,在生产经营、带团队、攻难关等方面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劳模东电公司的张顺辉创建重金工分厂劳模“四带”创新工作室,着重在“带思想,带作风,带技能、带团队”四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出公司及以上劳模、标兵等多类先进代表,围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开展各种科技创新和QC活动,助推企业发展。其工作室成员陈裕发明“一种背镗孔刀杆”专利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民营企业奋起直追。一批民营企业采用“早起鸟儿有虫吃”的策略,提前引入创建机制,挑选有创新成果的高素质职工为领军人物,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和人员保证等条件,大力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维达纸业(四川)有限公司成立工作室以来,取得13项专利,工作室的不断创新和技术改造,解决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当地农民工150人左右,增加当地年税收350万元,节约人工成本100余万元。四川金路树脂有限公司以市劳模杜庆丰为领军人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经过团队精诚合作,该工作室职工黄传化发明的“超低聚合度的PVC树脂及其生产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技术通过实验开发,产出的超细PVC树脂,目前已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据统计,全市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0多项,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78项,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的企业,普遍认为创新工作室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着力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
    为促进创建(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市工会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负总责、分管副主席总牵头,有关部门相配合的创建(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把常设机构设在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具体负责全市工作室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等工作。制定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全市各县(市、区)总工会,市直属企事业工会要在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使创建活动有方案、有特色、有措施、有落实、有评比、有总结等“六有”目标。探索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部门配合、工会运作、劳模挂帅、职工参与”的体系。
   (二)搭建平台,切实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
    自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后以来,我们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与劳模宣传、合理化建议等工作有机结合、科学对接,既丰富了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活动形式和工作方法,又促进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创建中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培育职工创新思维,发挥职工创造潜能。二是突出职工创新技能,实施“传、帮、带”,倡导“精一会二学三”,总结推广先进操作符,挖掘职工中的“绝招”、“绝技”、“绝活”。三是突出立足岗位创新、大力开展以节约、环保为主题,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的“六小”(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节约、小经验)、“四节”(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节约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节约资金、节约劳动工时)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实施中狠抓“三个管理”,一是细化程序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年申报一次,创新工作室找准切入点,确定创新研究课题科学立项。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的课题、课题实施目标、课题实施的主要措施以及课题实施效益预测。二是加强过程管理。要求创新工作室定期开展活动,对立项的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和实践。三是突出效果管理。保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课题研究质量和工作质量,真正发挥创新、创效解难题的作用。对推广、实用效果好、效益优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评比。
   (三)营造氛围,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纵深发展
为扩大劳模创新工作室影响力和吸引力,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加大宣传发动,营造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浓厚氛围。认真收集劳模创新工作室典型材料,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报纸宣传等方法,提高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知名度。经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有效扩大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促进了企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三、存在问题
    我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比较,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劳模创新工作室普及度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大,与劳模整体数量不成正比。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小,职工人员素质不高,没有创建劳模工作室的条件,这需要工会组织加大对职工开展职业培训。
    二是部分民营企业因科技资源和创新资金因素,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较慢。当今年整个市场前景稳定性不够好,规模小的企业更是存在资金、人员素质、市场、产品结构、技术创新等多重压力,而劳模创新工作室能打得响的产品品牌不多,产品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带动能力不够强,致使创建工作面临创建难的境遇。
    四、对策措施
   (一)把创建活动与劳动、技能竞赛紧密结合,努力推动劳动、技能竞赛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专业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锻造了劳动模范,而劳模创新工作室又推动了专业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展。要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开展各项专业劳动竞赛、技能竞赛,极大调动和发挥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要把创建活动与搞好企业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努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要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改造上的领头作用,紧贴企业生产中的难点,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三)把创建活动与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紧密结合,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以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劳模在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创新创优素质上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培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习创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能,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刘俊)


编辑:工会管理员

相关新闻

公告通知

热门标签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