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化”理念的实践与启示 共建幸福资阳

2014-05-23 10:09来源:51网 分享到:

践行“三化”理念 共建幸福资阳——践行“三化”理念的实践与启示

陈 莉 萍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对新时期群团工作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009年,资阳市委顺应时代发展新变化,立足资阳发展大局和资阳群团工作的特点、优势,创新提出“工作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群团工作新理念(以下简称“三化”理念),较好地破解了新时期群团组织工作难题和发展瓶颈,成为统揽资阳工会及其他群团组织工作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路径。近年来,资阳市总工会坚持以“三化”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深度融入幸福资阳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以充分彰显。

一、把握意义,深刻理解“三化”理念的内涵特点

群团组织是GNO组织中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经常进行群体性活动,没有党政权力,是党领导下联系群团组织所代表群体的桥梁和纽带。“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是群团组织的工作定位。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要求群团组织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中介”的作用,在公益性前提下运用活动载体、活动项目从社会获取更多资源,增强自我运转能力,为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同时,建设幸福资阳,群团组织是重要力量,需要群团组织进行综合性创新,深度融入建设和发展。因此,践行“三化”理念是工会组织角色和工作定位的内在需要,是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发展的外在要求,也是建设幸福资阳的现实之举。“三化”理念具体内涵及特点是:“三化”理念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三者关系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工作活动化是活动项目化的前提和基础,活动项目化是项目社会化的重要抓手,项目社会化是把活动项目以市场化运作的手段推向社会的重要途径。具体讲,工作活动化,就是以群团工作以活动载体,通过开展服务中心大局、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等活动,把群团组织所代表的群体更好地组织起来,在为服务广大群众中提升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活动项目化,借鉴了项目管理的方法,就是把群团组织的重点活动策划包装成项目,通过一系列具体项目的实施,使群团的工作目标明晰、责任明确、有序高效,从而提升群团工作水平、实现群团工作目标。项目社会化,就是根据不同群团项目的性质和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源于社会,用于社会”的原则,鼓励各种非营利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项目运作,形成以群团组织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群团组织项目运作格局,其核心在于充分把握党政的关注点,在解决群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上找准群团与社会合作方的结合点,达到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双赢发展。

三、着力践行,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市委提出“三化”理念后,资阳市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坚持以“三化”理念统揽全局,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了工会组织不断壮大、工运事业蓬勃发展,在助推幸福资阳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实现了836.4亿元、增长16.1%,增速居全省第一 ;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2008年基础上三年翻了一番。

(一)坚持“工作活动化”,提升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活动。工会组织作为我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开展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把所代表的职工群众组织起来。组织起来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群众性活动。工会活动是工会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工会组织生命力的体现,如果工会组织没有活动或不通过活动来彰显组织的生命力,那么工会组织就将处于一个无声无形的状态,将失去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2009年以来,资阳市各级工会组织坚持把工作活动化作为有效服务群众、提升组织生机与活力的重要载体,立足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群团运作等方面,把全年工作逐一细化、梳理并策划成丰富多样的工作活动。三年来,全市各级群团组织深入开展了建功立业、联动维权、困难帮扶、群众性文化汇演等工作活动100余项,是前5年开展活动的2倍,打造了“四季送”(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五方联动和城际间联动维权、惠民帮扶、困难救助等10多个活动品牌。其中,“面心实”(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两个走进(走进职工家中、走进职工心中),“进千户企业、访万名职工”、“双亮双争”(工会组织亮牌子争创激情团队、工会主席亮身份争创一流业绩)、 “三同”活动(共同倡导幸福、共同创造幸福、共同享受幸福)、“幸福资阳行”坝坝宴、创先争优暨作风建设、劳模代表巡回演讲、幸福资阳乐团等活动深入人心、深受欢迎,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群众中。特别是为顺应回乡农民工的期待,资阳市总工会创新举办的“幸福资阳行、迎新春坝坝宴”活动,融出了党恩情,一位近80高龄的老人参加了坝坝宴后激动地说:“我活快80岁了还是头次与全村的村民一起吃坝坝堰,感谢党和政府,我也要让我的子女牢记”;在维护农民工权益中,2012年1月,蒲江籍民工当姚海荣拿到工伤赔偿款时,流着泪水激动地说:“谢谢工会,是你们带来了党的温暖,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二)坚持“活动项目化”,提升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整合资源,项目是关键。项目是取得社会关注、吸引社会资源注入的重要载体。工会组织的活动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运行机制,活动的实施将会失去规范,没有系统系和长效性,就需要找准社会效益的结合点,把活动设计好,项目包装好,引起社会共识,吸纳社会资源,打造工会工作的精品和品牌。2009年以来,资阳各级工会组织坚持把活动项目化作为有效破解帮扶资金“瓶颈”、提升服务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围绕全市打造“一区两带四基地”,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资阳”的战略部署,依托服务群众的特色工作或品牌活动,特别是在策划暖冬行动品牌项目上,坚持把“冬至”作为暖冬行动的启动日,由市总工会牵头,整合团市委、市妇联、市惠民帮扶中心资源,共策划包装了三届暖冬行动项目62个、募集资金6751.17万元。在打造劳动竞赛品牌项目上,围绕市委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年”、“产业发展年”、“两化互动发展年”主题,策划服务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及产业发展的项目120多个,创新“市+县(市、区)”、“市+企业”、“市+部门”、“县+县(市、区)”、“县+企业”联动模式,举办了五届“十万职工大练兵、大比赛”活动,其领域由企业拓展到机关、产业、重点工程、窗口单位、新经济组织等10多个领域,参赛工种30多个,参赛职工达到了60万人次。在打造“服务民生品牌项目上,资阳惠民帮扶中心坚持“对群众负责、对出资方负责、对中心负责”三负责原则,脚踏实地做好了助学、扶贫、济困等民生项目,成为资阳群团组织的一张名片,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资阳惠民帮扶“中心”已走出了一条具有资阳特色的惠民帮扶路子,成为资阳改善民生一大品牌。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罗茂乡肯定资阳市惠民帮扶中心项目化运作在全省堪称“独一无二”。

(三)坚持“项目社会化”,提升了工会组织的聚合力。群团资源有限,社会资源无穷。资源是一切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赖以生存的根基,更是提高工会组织贡献率、参与率、认同率和影响力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项目化运作是工会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获取社会资源,高效益使用社会资源的重要举措。2009年以来,资阳各级工会坚持把项目社会化作为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工会工作的重要路径,立足发展新形势和职工群众需求的新变化,按照集社会资源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思路,通过社会化运作,向媒体借力,与各级党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个人通力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年来,资阳各级工会向200多家爱心企业、个人、协会、非政府公益组织募集捐赠资金达3000多万元,覆盖群众上百万,通过社会化运作的方式推出项目,充分调动广大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实现了各类社会资源的有效聚合、人心力量的凝聚,在推动资阳市经济加快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推幸福资阳建设中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提炼体悟,实践“三化”理念的深刻启示

资阳市工会组织积极践行“三化”理念的探索表明,践行“三化”理念,能够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服务发展大局,能够最大限度激发组织活力、服务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主要启示有“三个”方面:

(一)“三化”理念的践行,能够有效发挥工会组织服务大局的“助推器”作用。践行“三化”新理念,有效激发了工会干部热爱工运事业的激情,充分展示了工会干部的奋发向上、团结拼搏、创新实干,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和优良作风,有效激发了职工群众热爱党、热爱工会的深厚感情,凝聚了广大职工群众为创造美好生活、建设幸福资阳的信心和力量。特别是通过建功立业工程、创业就业项目、维权帮扶活动的实施,实现了与职工群众感情相融、“零距离”沟通,进一步密切了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关系,夯实了党的群众基础。

(二)“三化”理念的践行,能够有效发挥工会组织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作用。实践“三化”理念提高了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本领,拓展了工会组织的发展空间。工会组织大都是公益性、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通过践行“三化”理念,让各级工会组织牢固树立起“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和“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的理念,通过深入基层组织、融入基层群众广泛开展“四季送”、特困救助、权益维护、惠民、助残帮扶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活动,在服务中凝聚民心、体现价值、拓展空间,让工会组织成为群众信赖、群众满意的“贴心人”

(三)“三化”理念的践行,能够有效发挥工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和谐军”作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是社会协同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协同治理结构、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也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实践“三化”理念,工会组织在法律框架内配合政府提供社会服务,发挥了工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独特的社会协同作用,特别是在维护职工权益、帮助政府沟通社会、提高基层民众的知情度和参与度方面体现充分,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作者系资阳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

编辑:GH001

相关新闻

热门标签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