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51图片 >

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护航地方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4-11-27 08:38 来源:51网

撑起人才素质提升一片蓝天——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护航地方经济发展

51网讯(记者 王旭) 8月30日上午,中航工业成飞公司厂前区,气氛隆重而热烈。随着成都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赵小维一声口令,2014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首场重头大戏——“成飞杯”数控车工决赛鸣锣开赛,来自全市20个区(市)县、产业工委的53名选手上演了一场龙争虎斗,为这个万众瞩目的大赛奏响了精彩序曲。

自2005年以来,由成都市总工会牵头发起的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已成为深受职工欢迎、社会认同、党政满意的赛事活动,不仅是无数职工展示和提升自己的舞台,同时也是其快速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

“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参赛面广、参赛质量高、社会影响大。”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罗茂乡评价,立足成都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和职工技能技术需求,围绕实施“五大兴市”战略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成都市总工会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特别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发挥了带头、带动和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9年来,随着成都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产业提质升级,职工队伍结构发生变化,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形势下,成都市总工会顺势而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对大赛工作进行创新和发展,为推进成都产业倍增、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推动成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撑。

创新比赛机制

打造叫得响的技能素质品牌

怎样才能让技能大赛覆盖面更广?更具实效?成都市总工会在创新比赛机制上狠下功夫,不遗余力打造提升技能素质品牌。

擂台摆进汽车4S店,汽修工大赛获奖选手与4S店技师同台竞技,电视镜头下,比赛仿佛一场真人秀,让更多人记住了2014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工技能提升挑战赛。

“通过一类大赛获奖选手与4S店技师的对决,更好地展示了获奖选手的精湛技艺。”大赛组织者之一、成都市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比赛不仅充分发挥了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规范了操作流程,同时也提高了4S店职工技能,有助于整个汽车维修行业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

市场化运作、规范化流程,自2005年举办成都百万职工技能比赛以来,成都市总工会不断探索创新比赛机制,吸引了越来越多职工参与。机械、电子、建筑、纺织、教育、卫生、金融、通信、餐饮……近年来,由成都市总工会和市人社局联合举办的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涉及20余个行业近200个工种,近万名职工参加了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一级大赛决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特别是2013年后,成都市总工会加大了对大赛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从规范赛制入手,建立了“三级赛制”。明确规定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由市级技能大赛(一级大赛)、行业和区(市)县技能比赛(二级大赛)、企事业单位技术比武等三个层次组成。

紧扣成都市产业发展需要,围绕地方经济需求,2014年,成都市总工会与市人社局组织开展的全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更进一层,参赛工种(项目)设置既按照国家技能标准又充分考虑了工种通用性。一、二类赛事工种项目共208个,新增设三类赛事260余个。在2013年的三级赛事基础上,增加技能提升赛,形成了包括市级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一类大赛)、行业和区(市)县技能比赛(以下简称二类大赛)、企事业单位技术比武赛(以下简称三类大赛)和技能提升赛四个层次的赛事结构,并严格要求各级赛事均要在全市各行各业分层际比赛,层层选拔。目前,全市已有1万余家企事业单位,近80万职工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

除此之外,成都市总工会还改变了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赛制。2014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由一类大赛、二类大赛、三类大赛和技能提升赛四个层次组成,加大了职工参与覆盖面,并在全市各行各业分层级比赛。通过层层选拔,大赛成绩和参赛水平较去年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在一类大赛赛后进行点评,增加了获奖选手经验交流环节,参赛选手通过相互交流,切磋技艺,找差距,挖潜力,真正做到了“赛中比,比中学”,增长了见识,整体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创新激励机制

增强大赛魅力指数

参加技能大赛的绝大多数为产业工人,如何让他们对比赛产生兴趣,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成都市总工会为此做足文章,想方设法创新激励机制,增加大赛魅力指数。

加大奖励力度,增强选手成就感和荣誉感。由最初第一名6000元降到第一名1000元,再由1000元上升至8000元,近年来,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奖励金额可谓坐了个过山车。

一段时间以来,技能大赛奖励标准偏低,缺乏对参赛选手的吸引力,对承办单位补助少,无法调动参赛职工的积极性,社会影响力也逐渐下降,大赛举办由企业主动申请承办变成求人承办,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逐渐陷入进退两难困境,改革势在必行。

2013年,在改革大赛机制和体制的同时,成都市总工会有的放矢,健全和完善了激励机制,将比赛奖励经费大幅提高,由往届第一名的1000元提高到8000元。并规定,一级大赛各比赛项目的前三名选手,由市总工会、市人社局授予“成都市技能标兵”称号;对一级大赛各比赛项目前三名选手的所在单位班组,一律授予“成都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除此之外,一级大赛各比赛项目设立团体奖,并纳入目标考核,在年终目标考核中予以兑现;加大对二级大赛的管理和指导,二级大赛各比赛项目第1名的选手,将获得由市总工会、市人社局授予的“成都市技术能手”称号。

2013年,大赛还有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赛前培训,赛后点评,创新绩效考核,建立大赛绩效考评机制。同年,成都市总工会增加了对大赛效果的判定环节,问效于民。首次采用向所有参赛选手、领队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广泛听取领队及参赛选手对大赛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大赛的质量和水平。

而《2014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奖励办法(试行)》的出炉,使大赛激励机制得以常态化、长效化。2014年,在去年基础上,成都市总工会进一步加大了奖励力度。

荣誉授予方面,除一类大赛和技能提升赛各工种(项目)前三名选手能够荣获“成都市技能标兵”称号外,同时对技能提升赛各工种(项目)前三名选手推荐上报市政府授予“十佳成都市技术标兵”;二类大赛各工种(项目)第一名选手授予“成都市技术能手”称号。物质奖励方面,对一类大赛前六名选手,分别给予以奖励,最高8000元;技能提升赛前三名选手,分别给予以奖励,最高10000元。提升职业通道,对一类大赛成绩突出的高级工,可选送技师培训班进行晋级培训;对二类大赛由往年第一名扩大到前三名直接晋升相应职业资格;首次将符合条件的三类大赛优秀选手纳入晋级体系。

大赛结束后,参赛高级工及各类大赛产生的获奖选手将被录入成都市工会综合信息系统技能大赛数据库,吸引更多的职工学技能、钻业务、做贡献,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丰富比赛形式

内延外展保持竞赛常态化

无论是比赛机制还是激励机制,都离不开牢固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成都市总工会不断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形式,让劳动竞赛深入全市每个角落,实现常态化。

通俗易懂,主题鲜明,在青白江区,一场名为 “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的活动,帮助广大职工群众树立起节能意识。“工人先锋号”、“金牌工人”、“科技创新带头人”和“能工巧匠”,龙泉驿区开展的劳动竞赛评选活动,深受职工欢迎。“弘扬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争当邛崃科学发展时代先锋”,邛崃市开展的“五比三创做标杆”劳动竞赛同样吸引了不少职工竞相参与……

近年来,围绕全市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成都市总工会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同时加大了对窗口服务行业的争创力度。

在车站、公交车上、服务窗口,“工人先锋号”或“创建工人先锋号”的标志随处可见。成都轨道交通公司在45家地铁参建单位中全面展开“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把评比和考核纳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对提高工程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成都市公交集团公司在4条重要线路和下属的成都市蓉城出租车公司创建“工人先锋号”,扩大了活动影响,提升了服务质量,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建三局成都公司在承建我市的重点工程建设中,把“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与创建“青年文明号”和“巾帼文明岗”相结合,“三号联创”特色分明,推动了重点工程建设。

与此同时,形式多样的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完善周密的培训计划,让职工不仅在竞赛中提升,还能得到后续培养。近年来,成都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在全市职工中选树十大“成都市金牌工人”、百名“成都市能工巧匠”和50名“成都市职业技能带头人”,高技能人才作用不断得到加强,在全社会营造了职工学技能、练本领的良好氛围。积极选派职工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提升技能素质。其中在四川省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成都市共有36名职工取得优异成绩,有11 名职工分别被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及技师,1名职工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名单。继完成第一个“技师培养五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自2012年起,成都市又启动了新一轮“技师培养五年行动计划”。每年送培300名职工参加技师培训班,持续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为全市经济建设储备人才队伍。

此外,2014年制定的《成都市总工会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管理办法(暂行)》,对成都百万技能大赛优秀选手进行持续、系统的培训,增加吸引力,更好地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作用。

同时实施“职工技能培训提升三大计划”,实现1231目标。即:通过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千人计划、技师培训计划和竞技人才强化培训计划的实施,对1000名农民工进行初、中级职业资格培训,对200名农民工进行高级职业资格培训,组织300名高级工进行技师职业资格培训,选拔100名高技能人才进行外培内训强化训练。

提升比赛层次

“三室一制”夯实大赛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为发现和选拔企业及产业结构调整中急需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最佳渠道。

自开展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活动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响应,先后成立了比赛领导小组,动员、组织职工广泛参与。围绕技能大赛项目,各地纷纷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选拔赛,积极选送优秀选手报名参加技能大赛各项比赛。目前通过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迅速成才的良性机制,已产生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正为企业发展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技能大赛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得到了行政和职工的支持和认可,技能素质提升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也为推动“三室一制”活动搭建了良好平台。

所谓“三室一制”,指的是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名师带徒制。为发挥技术攻关和技能传承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市广大职工技能素质,成都市总工会以“三室一制”活动为载体,推进成都市班组建设创新发展,大大激发了职工技术创新热情。

2011年,成都市成功举办了首届职工创新成果展,5个项目荣获“成都市职工创新成果特等奖”,10个项目荣获一等奖,15个项目荣获二等奖,30个项目获三等奖;10名职工被授予“成都市岗位创新标兵”。在2013年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中,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职工侯成发明的“侯成车刀”被评为四川省唯一一个奖项——优秀成果奖。

2013年,首批20家技师(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成都市成立,开启了“三室一制”活动新阶段。成都市总工会给予每个工作室2万的一次性定额补助,以支持工作室启动,此后每年都将对工作室的管理建设进行考评。按三分之一的比例,业绩优秀的工作室可获得5000元奖励。

据统计,仅2013年,成都市各类工作室就确立创新课题56项,申报发明专利35项,创造经济价值上千万元;开展技术培训、“师带徒”活动200余人次,涌现出以李红柳、杨勇明、杨宏刚、张永光、雷定远等劳模、技师和技能传承人等领衔的一批运行规范、示范带动作用强、职工认可度高的劳模、技师和职工创新工作室。

凭借多年不懈努力,如今,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全市各类劳动竞赛中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成都市总工会的工作成绩也不断得到认可。2009年成都市总工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称号;2011年3月,成都市总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十一五’规划先进单位”称号。

编辑:GH001

相关新闻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