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群团工作“资电模式”系列报道

2014-08-12 08:28来源:51网 分享到:

编者按:

在新的形势下,群团工作如何在企业发挥作用?如何实现有为有位?这些课题格外引人关注。正如一滴水珠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典型企业群团工作的创新做法,无疑能为我们带来启示。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正是这样的典型。

“党政领导、群团实施、职工参与”,同频共振,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方面,群团工作不再是企业的软肋,而是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凝聚了职工队伍,大大提升了企业形象。

服务发展 “花架子”变成“真功夫”——企业群团的“资电模式”系列报道之一 

“感谢电力系统同志们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付出、努力、贡献!”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第3期《电力专报》上,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做出如是批示。

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邓全忠评价:国网资阳供电公司扎实推进资阳电网建设,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做出不小贡献。

一家企业为何能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如此肯定?资阳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卓给出的答案是,2013年,资阳市GDP总量首次跻身全省“千亿”俱乐部,这里面,作为能源支撑,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功不可没。“我们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为资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可以自豪地说,不但没有拖后腿,而且超前谋划,为资阳提供了一颗强劲的“城市之芯”。

这份漂亮的答卷背后,资阳供电公司群团工作脱颖而出,举足轻重。

技术应用创新 强力驱动经济发展

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宝鸡钢管公司资阳钢管厂、现代汽车……今年3月,资阳供电公司工会主席甘露带着技术骨干们“走家串户”,面对面为这些企业排忧解难。

用钢管厂动修中心主任冯振军的话来说,这“真是瞌睡遇到枕头,求之不得。”上门服务过程中,除电力技术培训、节能推广外,公司创新工作室带来的科研成果运用尤受企业欢迎。高压带电显示器、地下电缆设备检测仪让电“看得见”,一举解决了变电站安全及地下电缆故障查找难题。

“我们企业群团工作,必须自觉放在党委行政的主线工作中,放到促进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资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何朴说,“这方天地其实很宽阔,只要敢想敢为,就一定会有突破。”

在资阳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欧居勇看来,“走出去”了解需求、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工作室建立的初衷。

“原来工会的群创工作是‘见子打子’,发现问题才解决,作用不大。”欧居勇说,在公司党政支持下,2012年,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给了职工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这种应用型创新,课题来自基层,主要服务于安全生产,更接地气。”将技术革新常态化,激发员工创造热情的同时,更把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大提高到90%,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优化检修停电方案、节能降损等活动,赢得的效益理论经济评估值达8524.49万元。而公司员工编撰的《变电运行与检修精益化管理典型案例》一书,每年仅为资阳地区创效就达400余万元。

2013年,资电职工创新工作室获得64个国家证书,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科技管理论文10余篇,成为公司发展的强大“驱动器”。

民主管理创新 助推安全生产增效益

基层民主管理是企业群团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一大抓手和平台。对外,主动上门服务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对内,资阳供电公司大力实施民主管理,让企业职工实现双赢。

今年2月,资阳供电公司与职工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同时,《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100%,有效维护了职工利益。

柳红是公司班组管理专责,自去年担任雁江区迎接供电所的班组指导员以来,他的责任与日俱增。“现在实行指导员和班组同奖同罚,班组管理如果不过关,我的日子也不好过。”

原来,为进一步深化班组建设,资阳供电公司选派管理人员担任指导员,帮助基层班组提升管理及技能水平。“同奖同罚”避免指导员做样子,走过场,增强了实效。

大半年过去,迎接供电所所长赵林发现班组发生了不小变化。从前的脏乱差已被干净整洁取代,让人眼前一亮。“我们有信心把供电所建成五星级班组。”

班务公开令班组面貌焕然一新,安全生产更有保障。在安岳供电所输电运检班,班长王林对此深有感触,“原先大家一盘散沙,习惯了懒散、推诿扯皮。班务不透明还导致组员间相互猜忌,投诉不断。”现在班组所有事务张贴上墙,加上工会小组长和班组成员的监督,更加公平公正。输电运检班主要在野外从事巡线、检修,多为高空作业,危险系数大。“班务公开,职工心平了,气顺了,工作积极主动,团队意识强,发生安全事故的机率也几乎没有了。”

而安全对企业及社会创造的价值不可估量。安全运行四年,截至2014年6月6日,500千伏资阳变电站共向资阳地区输送超过80亿千瓦时电能,为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援建形式创新 力促藏区变摸样

初夏的高原,依旧有些寒冷。5月6日,甘孜州道孚县,来自资阳供电公司的“电力天路”建设者们和地方电力公司的员工们心里却热乎乎的。这天,他们不仅与3名劳模代表近距离交流倾谈,还收到了公司党政及工会带来的凉被、驱蚊水、篮球、羽毛球、象棋等慰问品。

同一天,资电公司结对帮扶的道孚县供电公司也收到了一批文体用品。资阳供电公司包括群团系统为其量身定做了“十个一”帮扶方案,两年多手把手的扶助,让道孚公司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劳模先进,第一次制定工作目标,第一次任命政工专责……

赛安全、赛质量、赛进度、赛管理、赛技能,包括道孚县供电公司在内,由群团倡导的劳动竞赛遍地开花,不断提升援建职工和道孚本地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在藏区高原的电力建设工地,处处都能见到“工人先锋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的旗帜高高飘扬。

“你们就是我们的亲戚。”对于援建藏区的国家电网资阳供电公司,道孚县副县长扎西罗布真诚地表示感谢。由国网资阳供电公司负责援建的"电力天路"道孚输变电工程,总投资2.8亿,变电站容量89.45MVA,线路长度187.8公里。工程建成后有效改善和提高道孚地区电力供应,对推动藏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久之后,道孚县将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道孚也因此成为资电群团工作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又一块成果丰硕的“试验田”。

记者手记:

服务发展——这就是企业群团工作的灵魂!

在不少人眼里,企业群团工作可有可无,干的都是企业内部的“家务事”,跟地方经济发展毫不相干。然而,在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群团工作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把“花架子”变成了“真功夫”,化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在实现企业职工双赢的基础上,更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突破、创新,由推着走到主动跑,转变的结果令人惊喜。 

服务民生 “红细胞”传递的温暖力量——企业群团的“资电模式”系列报道之二

当下的资阳,有一股红色暖流正涌动在城乡各个角落。

这股暖流由无数个“红细胞”组成,“红细胞”进入千家万户,传承着共产党员服务队“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承诺。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电保姆”。

这是资阳供电公司党建和群团工作新时期倾力打造的服务品牌——“红细胞工程”。红细胞对生命的重要不言而喻,而这一生动的品牌形象,也昭示着供电企业作为窗口行业的重大社会责任。以红细胞工程为抓手开展服务,少了生硬感,多了柔性度,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红细胞”行动,在党员与群众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2014年,资阳供电公司获得资阳市公共服务业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第一名,并连续四年获此殊荣。

服务农业传递温暖

6月的安岳,柠檬滴翠、暗香浮动。作为安岳县产业支柱,柠檬长势牵动着不少人的心,当地最大的柠檬种植销售企业——金色柠都柠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姚江就是其中一个。打药、修枝、套袋……柠檬管理无数环节中,姚江最不操心的是电力。

在位于岳阳镇水观村的柠檬园田间地头,每天都活跃着一支戴着红袖章的队伍,袖章上 “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的字样清晰可见。他们巡视线路、检修电力设备,确保柠檬灌溉、入库用电需求。姚江说,柠檬基地缺电等于断水,一旦遇上天旱,柠檬将减产一半,损失近200万元。柠檬入库后出现断电,会导致红斑、腐损,由于涉及出口订单,不仅影响价格,还会惹上国际官司,后果不堪设想。令他欣喜的是,企业自建立以来,未发生一起断电事故。“特别感谢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

除柠檬基地外,“红细胞”的身影还出现在周边的农家乐中。“今年4月份,柠檬花节期间,客人特别多,就怕停电。好在有‘红细胞’义务巡检线路,生意一点没受影响。”柠檬园柠海宛老板曾玉凤开办“农家乐”已有5年历史,2013年,仅“农家乐”一项就使他增收20000多元。

面对资阳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红细胞”志愿服务已经从居民、企业用电,延伸到了柠檬种植和深加工、“两湖一山”和乡村旅游业、畜牧水产养殖等产业。

城市社区自不必说,仅在资阳的广大农村,资电公司63个供电所全部建立起“心连心”志愿者服务站,红细胞服务小分队的身影遍布乡村,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爱心网络。

深入社区有求必应

“我们社区外面的变压器严重老化,经常被烧,是不是考虑换一个哦?”6月24日,安岳县岳阳镇铁峰社区,社区主任吴素君正向“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许克鹏反映问题。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吴素君乐了,“你这个助理确实没白当。” 原来在这里,许克鹏还有一个身份,铁峰社区主任助理。

提起“红细胞”,吴素君赞不绝口。铁峰社区4000多户,弱势群体占了大多数。“只要打电话,他们马上就赶过来。”居民付友会住的房子老旧不堪,过去两栋房子只有一个总表,偷电、非法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电费收缴异常困难。“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得知情况后,主动为每户安装分表。“现在好了,邻里和睦,开开心心。”她笑着说,没有“红细胞”前,停电至少要等上一两天,如今打个电话,最多半个小时就能修好。“原来是‘电霸’,现在是‘电保姆’。”

当许克鹏问起还有什么需要,犹豫片刻,付友会才说,她所在的楼栋有两位患有精神疾病的困难群众,“原来屋子里的线路都被她们破坏掉了,晚上只有‘打黑摸’。”许克鹏当场承诺修好,付友会连连道谢。

针对社区特点,资阳供电公司创新开展“社区主任助理”活动,由营销服务窗口的“红细胞”担任社区主任助理,负责故障信息的收集处理,居民诉求的收集反馈、电力法规的宣传普及,最终实现“红细胞”服务工作城乡全覆盖。

扶贫帮困 关爱不留死角

在简阳市东溪镇,“红细胞”在当地家喻户晓。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定人定时帮扶,免费为五保、孤寡老人服务。

在东溪供电所,厚厚一沓志愿者活动登记表恰似民生台账,记录着“红细胞”扶贫帮困、服务民生的活动轨迹。

6月21日,东溪镇尖山村热闹非凡,村民们期盼已久的变压器免费安装好了。从早上6点半干到晚上,“红细胞”没抽村民一支烟,没吃村民一口饭。看着清晰的电视,吹着风扇送出的习习凉风,村民们不禁笑逐颜开。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资电简阳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刘以军认为,“红细胞”传递正能量,弘扬正气,辐射城乡,是“温暖的力量”。电力工作与“红细胞”相结合,形成常态,是电力服务另一种形式的延伸。

目前,资阳供电公司20支“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都建起了特困户帮扶档案,主动服务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等弱势群体, 用行动给“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添上了完美注解。同时,“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将参与者扩大到团员,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到这一品牌行动中,带来勃勃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截至目前,资阳供电公司已经设立了45个“红细胞”示范岗,32个“红细胞”责任区,11支“红细胞“突击队和20支“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红细胞”开展应急抢险活动1998次,受益人群94807人次;开展扶贫帮困活动253次,受益人群2232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8次,受益人群5641人次。  

记者手记:

服务民生——这就是企业群团工作的突破口!

从“电老虎”到“电保姆”,当地群众对电力企业看法的改变,源自资阳供电公司党政群团工作的着力创新和突破重点。拆除隔阂藩篱,主动贴近群众,“红细胞工程”、“川电留守学生之家”等多项举措都成为企业的品牌和符号。找准着力点,扶贫帮困,服务城乡,资电群团工作演绎蝴蝶效应,在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服务民生方面大显身手,为企业赢得美誉度,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服务职工 让快乐和谐满企业——企业群团工作“资电模式”系列报道之三

彩色台灯、丝绒沙发、风景照片、悦耳音乐,散发着温馨的家的气息。6月23日,在资阳供电公司职工书屋,三三两两员工正安静地看书、上网、品咖啡……

不远处的职工之家里,各种展品琳琅满目,展示着员工们的巧手匠心。既有技术创新成果、公司概况介绍,又有十字绣、书画作品及各种手工工艺品与之交相辉映。

“今天您心情好吗?”在国网安岳供电公司配网综合班,班组员工心情晴雨表上,大家用张张笑脸标牌表达着这一天的愉快情绪。而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甘孜州道孚县,“我心中的电力天路”征文比赛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多元化、系统化、标准化,资阳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呈现出来的色彩灿烂而鲜明。其间,“以人为本”的主线贯穿始终。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善爱我” 构筑职工心理防火墙

员工关爱走廊、阳光谈话室、减压室……6月24日,走进国网安岳供电公司办公楼,关注员工心理健康的场所、制度一应俱全。

“电力是高危行业,员工情绪好坏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马虎,心理减负至关重要。” 安岳供电公司工会主席朱剑说,公司每个班组墙上都有一张员工心情晴雨表,作为安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如果发现员工情绪不好,尽量多沟通,心理问题没有解决,绝不会安排登高等危险作业。”

心理减负和管理、文化、科技减负一起,构成了资阳供电公司开展的“班组减负”活动四项重要内容,共同提升员工幸福感、激发创造力。

而在此前的3月25日,资阳供电公司正式启动了员工关爱活动。“3·25”谐音“善爱我”,倡导人们善待自我,善待他人和社会,以此培养员工健康向上的心态。这也是成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员工心理关爱(EAP)项目试点单位后,资阳供电公司采取的创新举措。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公司还制定实施了“五个一”活动,即:建立一支队伍、开展一份调查、编织一本手册、建立一个基地、实现一项创新。开展全员心理健康测评,为EAP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依据。

7月,西南交大心理咨询与管理中心与公司EAP项目小组开展了送“心理福利”到电力天路活动,组织心理关爱小组到“电力天路”工程各施工点开展慰问与心理关爱活动,促进员工身心和谐,增强凝聚力。

资阳供电公司工会主席甘露认为,EAP项目对同类型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是企业加快发展中必须抓好的民心工程。”

特色鲜明 凝聚职工队伍

职工书屋和职工之家是资阳供电公司员工最爱去的地方,在这里,不仅能够放松身心,还能展示才艺,没准哪天陈设的作品上就会出现自己的名字。

巧手绣出的风景画、玻璃珠串出的花瓶、手工制作的丝袜花、绝缘操作杆加装照明设备,在职工之家,手工艺品和技术创新成果同处一室,艺术与科技并存,充分体现了公司企业文化的包容性、多元化。

职工书屋则满足了职工多方面需要。心灵角可以让人倾诉烦恼,放松心情;书籍能够增长知识,培养情操;电脑提供各种资讯,答疑解惑。

6月11日,在对资电公司职工书屋进行调研时,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王晓峰在这个温馨的地方流连忘返。他建议公司适时举办读书比赛,开展读书心得评比,激发员工的读书热情。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拓展书屋作用,发挥更多功能,真正让书屋成为员工减压的“心灵驿站”。

用看得见的标准衡量企业文化工作好坏,资阳供电公司还摸索出了一套企业文化定性与定量测评体系,并加以应用。这套体系从企业文化管理目标设定开始,到各基层单位落实执行,再到企业文化考核测评,最后进行纠偏、矫正、奖励的管理流程,不仅具有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同时具备一体闭环的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入眼入心 国网文化藏区生根

企业文化不仅在内部开花结果,还在藏区落地生根。5月7日,道孚县供电公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资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何朴带领的文化帮扶组前来“走亲戚”,除汉藏双语的“五统一”企业文化手册和宣传画外,一起带来的还有国家电网“五统一”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

“资阳公司技术帮扶、管理帮扶、文化帮扶两年来,道孚公司正发生着可喜变化。2013年,员工收入上涨幅度超过65%,国家电网“五统一”企业文化在道孚公司已深深扎根,公司管理也正朝着更为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道孚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南加多吉对此充满感激。

在资阳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营销服务、廉政建设、和谐稳定等各个环节,尤其是“电力天路”建设中和援藏帮扶工作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点带面,资阳供电公司整体推进统一企业文化建设,为加快“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记者手记

服务职工——这就是企业群团工作的终极归宿。在资电公司,记者看到的企业文化不再是简单的莺歌燕舞,而是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公司打破固有模式,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凝聚职工队伍、促进安全生产、援助藏区建设紧密结合,使企业文化真正植根企业,服务企业,不仅更加系统、规范、科学,且特色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几天的采访下来,记者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企业中徜徉,感慨颇多,如果我们的企业文化都能像资电这样以人为本、丰富多彩,企业何愁不政通人和?何愁不兴旺发达?临别之际,再次探讨企业群团工作的“资电模式”,公司总经理王卓、党委书记何朴都谦逊地说,这条探索之路还很长,但是,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途径,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职工的群团工作总体思路不会改变。“群团工作做好了,企业就会很有劲儿!”王卓如是说。(记者 王旭)

编辑:GH001

相关新闻

热门标签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