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总工会推行循环工作模式 防治职业危害显成效

2014-12-05 13:15来源:51网 分享到:

51网讯(记者 骆向明 通讯员 罗旭东) 2014年,资中县总工会在县委及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指导下,在已形成职业病防治四项机制(即:政府领导、人大监督机制,工会主抓、部门配合机制,企业负责、职工推动机制 ,调查研究、三方协商机制)并取得较好成效的前提下,加强同安监、人社、卫生、经信、工商联等部门的密切协作,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推行“计划—实施—检查—改进—信息反馈—再计划—再实施……”无限循环工作模式,致力于对现有机制及模式进行提质升级,经过在全县涉危企业的广泛推行和持续改进,全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呈现出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良性发展的局面,职工身体健康得到了较好的保障,近年来未发现一例职业病。

一、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点亮职业危害防治指航灯。

按照“一二一”工作步骤,科学提出全县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指明防治工作方向。一是形成一个报告。由县总工会组织人员分组到全县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30家企业、600名职工进行了职业危害抽样调查,形成了《关于资中县涉及职业危害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二是召开两个会议。在政府联席会议及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上研究讨论职业病防治工作思路、组织体制、维权机制和新的载体、新的途径;三是制定一个意见。制定《关于在全县涉危企业中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实施意见》。

二、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筑牢职业危害源头防护墙。

实施“三一一”工作措施,保证全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一是执行“三同时”制度。从项目建设一开始,就督促企业将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从源头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二是树立一批防治典型。按照“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有所侧重”的原则,首先确定在涉危情况较突出的水泥、煤炭行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树立起一批典型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签订一项专项合同。组织指导全县136家涉危企业签订《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截止10月底,合同签订率达100%。

三、三级联动,严格督查,拧紧职业危害防治总开关。

推行“三三二”劳动保护及监督制度,确保各项防治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推行“三必检”制度。即入厂职工必须体检、离厂职工必须体检、职工工作期间每年必须体检一次(含应急检查);二是实行“三级查”制度。即企业自查、明确企业主体责任,乡镇检查、明确主管责任,部门督查、落实监管责任;三是执行“两监督”制度。由县人大、县政协分别组织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对重点涉危企业进行法律监督及民主监督。全县《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履约率达93%,较为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权。

四、汇聚合力,科学改进,建立职业危害防治加油站。

坚持“五二二”工作方法,为全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良性发展注入新动力。一是坚持五方协作。由工会、安监、经信、人社和卫生部门相互配合,在发现企业存在职业危害隐患时,向企业发放“职业危害整改通知书”;二是坚持两书制度。由工会对企业执行劳动法律尤其是《职业病防治法》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企业发放“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三是实施三级联动。对排查出的隐患,企业行政、车间及班组(职工)结合各自实际进行整改。

五、信息反馈,建章立制,促进职业危害防治新循环。

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后,将发现的新问题及提出的处理办法等信息集中整理后,作为研究制定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的重要依据,并将相关信息在新一轮循环的计划环节提交,为全县职业病防治工作良性发展、循环发展、长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经过第一轮循环后,全县建立健全了《资中县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资中县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制度》、《资中县职业病应急处理办法》等工作制度,形成了预防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的新机制,较为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编辑:GH001

相关新闻

热门标签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