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抓工会“灵魂性”工作

2014-07-18 14:29来源:51网 分享到:

首抓工会“灵魂性”工作

余海元 何春林 彭军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新形势下,怎样才能牢牢把握工会工作的主动性,我们认为只要突出抓好思维创新,建好干部队伍和工作平台,就抓住了工会工作的灵魂(本质论)。

一抓创新思维,决定工会工作高度,体现前瞻性。创新是工作发展领跑的立身之本,而创造性思维又是工作创新的动力之源。当前,工会工作如何思考在时代前沿,并注重把握系列工作链中的“三部曲”,体现前瞻性,彰显创新力?我们认为,工运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要赢在起跑线,就要在“创意-策划-规划”链中去下功夫寻思路。要确定好新时期工会的发展方向,就要在“企业-职工-工会”链中去确立工会治理劳动关系的地位作用。要掌控好工会工作的节奏,就要在“地税-人社-组织”链中去领会“不可太靠前与不可不跟进”的道理。要真正激发出你的情感去投入工运事业,就要在“感情-热情-激情”链中去获得原动力。如果工会工作值得你用一生去奉献她,就要在“独角-主角-配角”链中去处置好角色嬗变。要培育实践好工会人的核心价值理念,就要在“拼搏-执着-务实”链中去营造文化软实力。

二抓干部队伍,决定工会工作力度,体现务实性。面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多元化的需求,探索工会干部成长、培训的“实践模型”,实现工会干部分类构建的CSFZZJ模式:创意类(C),就是由机关在编职工+辅助岗位人员组成,通过改革“部室制”为“五大中心制”,逐步剥离事务性工作并整合包装为项目化工作下沉到基层工作平台,切实提升工会机关的规划力、服务力、监督力。社会类(S),就是由运用改革措施复活的“两新”组织工会干部队伍+激活的县级地方总工会常任制代表群组成,主要依靠立足岗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工会工作落地增效上下功夫。服务类(F),就是按服务项目分类由枢纽组织+创业就业+综合救助+劳模服务+互助保险项目专员组组成,通过细分提升服务质量。专业类(Z),就是从突出工会工作重点分类由党工共建+集体谈判+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员+常任制代表联络员组成,让工会重点工作得以长足发展。职业类(Z),就是以培养干部综合能力为目标分类由区域性+行业性工联会专职副主席+大中型企业工会专职副主席组成,让每名工会干部能够独当一面。监管类(J),就是按照市场化要求,改革自做自评工会工作传统格局,创新分类由职工服务平台管理专员组+资金管理专员+第三方项目评估法定机构组成,主要提升工会工作绩效和社会地位。

三抓工作平台,决定工会工作宽度,体现持续性。按照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形势的要求,工会组织体制要加快调适归位,推进“五位”工作平台改革创新模式的探索实践。要对“后位”的省辖市地方总工会实行“机关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让“五大中心”走向实体化,使工会机关与工会会员保持制度性联系,把省辖市工会领导机关的服务职能做实,重构以职工和企业需求信息为导向的机关工作无缝隙运行机制。要对“越位”的县级地方总工会实行“工代会代表常任制改革”,把最基层工会领导机关安身立命的“根基”找回做实,扎实推进工会自身民主制度改革创新。要对“错位”的开发区工会工作委员会实行“工委-工联会-总工会三步走战略改革”,让工会与时俱进在经济最发达、职工最集中的地方归其位。要对“缺位”的街道(乡镇)区域性工联会实行“重构工会职能改革”,按照工会领导机关必须真正做到工作重心、资源配置、组织力量“三下沉”要求激发其工联会、职工服务中心、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代会、职工之家等“多位一体”的功能模块有机运行。要对“弱位”的企业工会实行“对等性地位重建改革”,运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加大植入自主协调劳动关系机制,探索工会主席岗位公益性改革,让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编辑:GH001

相关新闻

热门标签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