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工时评丨“付费实习”需厘清各方权责边界

2021-07-20 21:08 来源:51网 分享到:

杨诚波

暑假来临,各地迎来了大学生们的“实习季”。今年,“付费实习”“天价实习”等关键词屡屡引爆舆论,各方立场对立,争议较大。针对“付费实习”的是与非,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厘清灰色地带的边界和权责,明确各种实习行为中的“白与黑”。

其实,“付费实习”早已有之,只是当时局限在一个小众化的圈子,并不为外界关注。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市场受众逐渐增加,成为今年就业市场上的热点,“实习中介”也应运而生。但目前我国没有针对“付费实习”的相关法规,很多现象和行为处于一种黑白难辨的灰色地带,也是“天价实习”“违规宣传”“收钱跑路”等乱象频发的重要原因。

面对“付费实习”这一新事物,舆论场各方反应不一。有人认为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付出劳动为企业创造了价值,理应获得适当报酬,但企业不仅不给报酬,实习大学生反而要给企业交费,这是一种倒贴劳动行为,本质上违背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地位对大学生的“薅羊毛”行为,是职场歪风,必须坚决制止。

另有部分人却认为,“存在即合理”,实习同时具有“劳动”和“学习”两种属性,如果说“劳动获取报酬”天经地义,那“学习必须缴纳学费”也是合情合理。大学生在为企业提供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更看重实习过程中能获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实习,为所学知识找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地方,更好地为将来就业打基础。主观上,大学生也将其视作一种学习行为,而非希望通过实习获取劳动报酬。这么看来,为一个好的实习机会付费就说得过去。

因此,针对争议颇大的“付费实习”,需要在体现“教育公平”这一最大原则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入手,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明确“付费实习”“实习中介”等现象和机构的地位认定和法律界定,规范企业、中介、学校、学生等各方行为,厘清实习活动各方的边界和权责,明确各种实习行为中的“白与黑”,严禁“天价实习”等违法违规现象,做到有法可依,令行禁止,才能最大限度保护毕业生们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编辑:WY

相关新闻

公告通知

热门标签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0428号-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