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出“老区味 ”写好“奋进笔”

2021-07-20 09:03 来源:51网 分享到:

学出“老区味” 写好“奋进笔”

通江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 赵园林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精辟深刻、震撼人心,凝结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华,是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的新指南、建设伟大工程的新灯塔、推进伟大事业的新引擎、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号角。

这一重要讲话,唤醒了通江儿女的时空记忆。89年前,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转战至通江,在这片土地上开创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孕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通江人民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决心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当时不足20万人口的通江就有5万人参加红军,尽最大努力支援革命战争。80多年来,通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顽强拼搏,创造出了辉煌的发展成就,贫穷落后的面貌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一重要讲话,照亮了通江儿女的奋斗愿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有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的通江儿女,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深度融合国家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流域经济带和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市委“三市两地一枢纽”等重大发展战略,按照省委书记彭清华提出的“一区三地”发展定位,高起点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大踏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这一重要讲话,激发了通江儿女的创业热情。通江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总书记充满深厚感情和无限热爱,焕发出更加昂扬的斗志,展现出更加积极的姿态。尽管我们知道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大胆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开创出振兴发展的崭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抓好工会工作,对通江而言,意义特殊、使命重大。回首历史,通江的工会工作有过成功探索。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战略转移至通江两河口之后,便于次年2月成立了川陕省总工会,并在同年3月召开了第一次全省工人代表大会。来自手工业、雇农等400余名代表赴会,会议讨论制定了《工会章程》和各级工会的《组织法》草案,颁发了《工人斗争纲领》和《八小时工作制度》。短短两年时间,先后建立起赤江等3个县工会、29个区工会、133个乡工会、400多个村工会小组,发展工会会员2万余人,号召动员2万余名工人投入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中,先后生产子弹100万余发、炮弹13.8万发,修理枪炮3万多支(门),缝制军衣几十万套,维修通江境内公路30余公里,数万民工参加运输队、担架队,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审视当前,通江的工会工作有了坚实基础。通过持续挖掘川陕苏区工会史实,探索“1+N”学习模式,开展“两专题两活动”, 全县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通过开展“春风就业行动”“浓浓端午节、全民火锅月”等职工普惠活动,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促进消费;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四季送”,助推镇广高速、通江银耳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工人队伍能力水平全面提升;通过建好职工活动阵地,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深入实践巴中“3+1”农民工维权模式,全力保障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使用好“川工之家”APP网上工会平台,加大工会工作宣传、职工思想引领、展现工会形象,强力推进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和“三新”就业群体建会入会。这些举措,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面对未来,通江的工会工作有着光明前景。我们将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坚持学史明理,明真理、明大理,在学习中前进,在学史中前行,持续推动广大职工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工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江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坚持学史增信,增信仰、增信心,不断强化职工群众政治思想引领,增强广大职工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对通江美好未来的信心。坚持学史崇德,崇大德、崇公德,激励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提振精气神,把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保持下去,把红军后人的精神血脉延续下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得更加深入。坚持学史力行,办实事、办好事,激励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在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担当作为,在建设“一区三地、红色通江”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编辑:LLJ

相关新闻

公告通知

热门标签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0428号-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