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会系统多举措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2018-07-21 09:12 来源:51网 分享到:

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让产业和智力扶贫“双管齐下”

——全省工会系统多举措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51网讯(记者 李宏翔)从项目工地、到车间班组,一场场劳动技能竞赛,激发了贫困地区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成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力引擎;工会组织带着“技能培训菜单”走进社区、乡村,让贫困群众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足不出户“点菜”掌握一技之长;宽阔平整的柏油路,改造一新的农家房屋……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建设,让贫困村旧貌换新颜,变“输血”为“造血”,引导贫困群众走上现代农业产业致富路,变身“产业工人”。

这一幅幅来自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画面,都活跃着四川工会的身影。五年来,全省工会系统广泛开展脱贫攻坚劳动竞赛和“技能扶贫”“就业扶贫”,在全省脱贫攻坚大格局中展现了工会担当。

劳动助力脱贫 阔步奔康路更有信心

6月4日,在成都市一家羌绣制作公司里,来自汶川县的贫困村民周尚春正忙着按照客户订单制作羌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带有民族特色、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周尚春说,现在掌握了羌绣技术,自己可以外出来务工。“我对脱贫更有信心了。”

2017年,按照省总工会提出的“技能扶贫”要求,汶川县总工会与阿坝州旭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联合在绵虒镇码头村、映秀镇黄家院村举办羌绣培训班。周尚春就参加了此次培训。周尚春说,自己以前只会2、3种针法,通过老师现场指导,如今的她已掌握了16种针法,还学会了图案绘创、色彩搭配。

一次小规模的脱贫技能培训计划,就能让数个贫困家庭的面貌发生改变。而一场大规模的脱贫攻坚劳动竞赛,则可能给整个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带来变化。2017年,一场主题为“发挥金融合力,助推脱贫攻坚”的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吸引了全省23万金融系统干部职工参与其中。省联社广安办事处将扶贫信贷支持对象扩大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外的所有农户,扩大金融扶贫受益面。广元市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在全省率先开展“政担银企户”试点,探索了破解粮食生产和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抵押物难题的新路径。中行四川省分行联合省内15家知名企业共同建设“公益中国”精准扶贫共享平台,为贫困户提供专属农产品销售渠道。

近年来,省总工会先后在贫困地区的20多个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中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活动,涉及交通、电力、水利等,参赛单位430多个,参赛职工55万。通过竞赛,促进项目优质高效安全完工,促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

脱贫举措落地  感受来自“娘家人”的温暖

2017年6月,凉山州昭觉县竹核乡瓦托村村小校园四周传来琅琅读书声。作为一所村小,这里的师生人数可以堪比凉山州内很多乡上的中心校。然而在以前,瓦托村村小却连教室和课桌、座椅都不敢保证。“以前看到学生越来越多,我的心都是慌的。感谢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我们修建教学楼、添置教学器材,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看着校园内孩子们活蹦乱跳的身影,校长某色打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2014年到2017年,省总工会协调省内优势企业对口帮扶凉山教育扶贫。省路桥公司、雅砻江公司、省移动公司共计投入557万元,用于凉山州贫困地区12所学校的修建,改善了4000多名贫困学生的上学条件。

因病致贫、因贫致“上学难”的情况在我省部分困难职工家庭中并不少见。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工会组织也在困难职工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自从我爱人得了尿毒症后,州总工会不仅每年资助5000元,还在‘春节’‘五一’等重大节假日专程来慰问,为我们家解决实际困难。”甘孜州教育局教科所职工谢帮林在谈到州总工会开展医疗帮扶时感激地说。“我是靠分数考上大学,但更是靠工会组织对我的关爱进了大学。”在茂县2016年金秋助学受助学子曾涛看来,工会组织在那时候给他的助学金,是给他们全家送来了“及时雨”。

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精心设计并推出“四季送”“困难职工子女大学生阳光就业携进行动”“工会家政服务工程”等一批困难帮扶和扶贫公益项目。2014年以来,省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发布并实施“精准帮扶·关爱农民工”等8大类668个慈善公益项目,项目资金达5444万余元,受助困难群众10.9万人(次)。2017年,实现帮扶投入1.66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帮扶项目717个。

产业助摘穷帽子  昔日贫困村过上好日子

走进泸州市合江县回洞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异地搬迁民宅、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这样的场景让人难以想象曾经这里是一个贫困村。

2015年底,省总工会牵头制定了回洞桥村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同时,协调西南医科大学、泸州老窖等帮扶单位,确定特色水果种植、标准化养殖、生态休闲旅游等47个扶贫开发项目,落实项目资金6697万元。此外,省总工会还拨出200万元帮助回洞桥建设村民聚居点道路环境工程,从“硬件”上改变了村里的旧貌。

产业兴旺才能带动贫困群众阔步奔康的步伐更加稳健。为此,省总工会与回洞桥村一道,确立了以林下养鸡为主,特色产业齐发展的路线,还帮助回洞桥村建成了沃柑示范基地、可提供150个就业岗位的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村民张福明说。

除了回洞桥村外,从2008年起,省总工会先后对口联系屏山县楠木村、撕栗村、富顺县山林村。在楠木村,省总工会直接拿出250万元帮扶资金。为楠木村新建道路近20公里,新建大型安全饮水蓄水池、小学、农民工书屋、学生爱心书屋等,帮助74户困难群众实施了以住房改造为重点的“三建三改”,打造“楠木土鸡”为新的支柱产业等,201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万元。在山林村,省总工会协调省交通厅落实道路改造资金600万元。2014年,山林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12元。

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由单纯的“输血”向“造血”转变,让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双管齐下”,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在省总十三大以来,省总工会把积极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工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专门化服务,通过产业链建设作为推动区域扶贫的关键。同时,组织动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推广先进技术,帮助贫困地区培训技能人才。组织行业先进企业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技术帮扶和技术攻关,解决贫困地区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产业健康发展。
  

编辑:GH001

相关新闻

公告通知

热门标签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