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读书征文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2016-06-21 15:00 来源:51网 分享到: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喻堃铃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

《追风筝的人》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风筝、关于友谊的故事,它还关乎亲情、人生、内心和救赎。

12岁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一起长大、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哈桑为了抢回少爷赢得的风筝,遭受了异端份子的强暴。躲在角落里的阿米尔看到了这一幕,但是,作为哈桑最亲密的朋友,他并没有站出来阻止。阿米尔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痛苦,但他却选择的对自己和对哈桑更残忍的方式——嫁祸哈桑偷了他的表,把哈桑和哈桑爸爸一起赶走了。后来,因为恐怖分子对阿富汗的占领,阿米尔和他父亲一同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受着煎熬,因为自己的懦弱而背叛自己朋友的煎熬,为了赎罪,他再次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希望可以得到救赎。却发现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哈桑已死,阿米尔再也不能挽回什么。但是,哈桑的孩子还处于危难之中,终于此时的阿米尔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勇敢了救出了哈桑的孩子,也拯救了自己。

阿米尔和哈桑一起长大,形影不离。可是,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尽管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但身份的不同,注定了命运的差异,哈桑永远不能成为阿米尔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小时候,他们刚刚学说话的时候,哈桑口里吐出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阿米尔吐出的第一个词是“爸爸”。作者在这个时候就告诉我们,这之后所有的故事,似乎早已埋下根源。通常,绝大多数孩子学会说的第一个词汇是“妈妈”,而哈桑说出的第一个词汇却是“阿米尔”。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出生那一刻起,哈桑就将阿米尔视为最亲近的人了,或者可以说是心理上的“妈妈”。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获得“妈妈”的爱,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哈桑不例外,阿米尔也不例外。阿米尔说出的第一个词汇是“爸爸”,那么爸爸就是他心理上的“妈妈”,为了获得他的爱,阿米尔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并最终不惜以伤害哈桑为代价。哈桑对阿米尔说过无数次“为你,千千万万遍”,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哈桑对阿米尔无私的付出一切,最后甚至为了保护阿米尔家的豪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阿米尔却并没有把哈桑放在和自己相同的位置上,更没有对哈桑付出相应的爱。都说爱是相互的,当被爱的一方不能回报爱他的那人时,别人的付出对他来说就变成了无法承受的重量。所以阿米尔陷入了深深得痛苦和内疚中,他只能通过逃避和贬低哈桑来获取自我的慰藉。所以,在哈桑为了追回阿米尔那个象征他胜利的蓝风筝而受到那么大的侮辱后,阿米尔选择了软弱的逃避,并安慰自己地位低下的哈拉扎人不值得他付出什么。他为了免受内疚和悔恨的折磨,冤枉哈桑偷了他的表,由此逼他离开。但阿米尔并不是个良心泯灭的人,即使后来逃离到了美国,定居娶妻,那些内疚和痛苦仍然深埋他的心底。

小说的一大线索就是主人公阿米尔的自我救赎,因为年少时的懦弱和胆小,多年来背负这份沉重的无法偿还的良心债让他无法原谅自己。所以,当他在救哈桑的儿子时被打的嘴唇开裂、肋骨一根根断掉时,却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和轻松,以致于情不自禁的大笑。到底,我们弥补,我们救赎,是为了那些曾经被我们伤害的人,还是我们自己呢?我想,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不断的犯错,不断的弥补,如此反复。或许我们可以在看过小说之后,想想自己,是否有难以忘怀的自责,是否还有对曾经的悔恨,如果有,那么去尝试着勇敢的承认错误、弥补错误,以自我救赎,寻找内心的安宁!

友情链接:51网51情缘网51社区四川新闻网桂工网中工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