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读书征文 >

《灿烂千阳》读后感

2015-08-20 14:48 来源:51网 分享到:

《灿烂千阳》读后感

杨舒然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最初知道《灿烂千阳》这本书是在北京参加分公司小语种培训时。向我们推荐书的北大老师说,读后可以了解中东社会环境的概貌。初听《灿烂千阳》这个名字,觉得很是美好,灿烂的一千个太阳,让人感到活泼而温暖。然而,读完之后,书中两位女性的遭遇却让我觉得内心压抑无比。

《灿烂千阳》展示了阿富汗近30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因爱救赎的动人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国家的悲剧史,不如说是一个国家女性的心灵发展史。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光明似乎不舍昼夜地在我们身边流淌,或幸福地包裹着我们,或欢欣地在我们身旁腾跃,或就在你的掌心凝眸注视着你。许多人视若无睹,因为光明仿佛如此地廉价和唾手可得。然而,对于在过去30年的岁月里经霜历雨的阿富汗妇女而言,光明是奢侈的,它永远在“屋顶之上”,在“墙壁之后”,近在咫尺地于睡梦中,远在天边地于现实里。这样令人心痛的生活,日复一日地摧残着她们的心灵,她们怀疑、愤怒、委屈、恐惧、自卑,她们逆来顺受、心存希望、孤注一掷……

她们是焦虑的,幸福只是短暂地停留在她们的童年和“局部的”少年里,她们花季未到便要离亲迫嫁,承受着本不应属于她们的陌生生活,踏上漫长悲凄的人生路。主人公之一玛丽雅姆是个“哈拉米”(私生子),对生父的极度崇拜和热爱导致了母亲的自缢,从此,在她生父一家的导演下,被迫嫁给大他二十岁的鞋匠拉希德,但生活从此陷入可怕的家庭暴力。后来,另一个时代的人,可以称玛丽雅姆叫母亲的女孩莱拉在战乱中失去了父母和恋人后,亦被迫嫁给拉希德。陈旧而鄙陋的家族制度疯狂地压榨着她们的血泪。她们的理想、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对爱情的渴望被残酷地吞噬。弗洛伊德说过,“长久的沉积不可避免地致使绝望”。在无数恶劣情态的交织混杂之下,无法想象,她们是多么焦虑!她们在内心里已然成为了一个沉沦的疯子。

她们是顺从的,不顺从就意味着痛苦和黑暗的加剧,意味着不久将可能陈尸街头。于是玛丽雅姆无疑成了最具典型意义的男权牺牲品——“这么多年来,玛丽雅姆已经学会了横下一条心,忍受他的轻蔑和责骂,他的嘲弄和斥责。”而莱拉很快地步人后尘,是不是所有的阿富汗妇女都是清一色的多米诺骨牌?不顺从又能如何?内心的无助和无出路感使她们很可能最后只剩下生存的本能,或者“先活下来,再去寻找未来”。这样的命题推动着我们在不安中继续着作者胡赛尼给我们带来的“残酷的阅读”。

令人振奋的是,她们又是觉悟的。两位女性从相互斗争走向了和解,一开始,她们之间竟也充满着硝烟,但后来,由于同仇敌忾,她们终于不可思议地实现了团结,最强悍的觉悟在于后来——最为柔弱的玛丽雅姆的“终极爆发”——她动手杀死了家庭暴君拉希德。在令人震撼的寂静时刻之后,多年的老墙终于坍塌,、绝地而起的烟尘之后,灿烂阳光正一米一米地透进来…… 

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关于阿富汗妇女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作者卡勒德·胡赛尼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精巧恰切的隐喻、精湛的叙事能力、游刃有余的情节构筑技巧,向我们深刻而沉重地迂缓呈示,无处不在的诗意愈加使每一个热爱和平、渴望民主、呼唤和谐的人感到痛彻心骨的世纪之痛。

这是20世界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阿富汗,这使我十分震惊,我意外于此般生活竟然在这么近的年代发生,这并不是过去,或者这还是未痊愈的伤疤。同为女性,我出生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和平的国度,我拥有自己的权利,所以我无法真正深刻地体会阿富汗女性的苦难生活,我无法真正了解她们一生的深重灾难。但是,得知还有女性生活在这样的的环境中,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难过和心痛,默默祈愿自由和平的阳光长久地照耀在阿富汗土地的上空,温暖着那里美丽、善良的女孩们。

友情链接:51网51情缘网51社区四川新闻网桂工网中工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