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读书征文 >

站着说话不腰疼

2015-07-16 14:34 来源:51网 分享到:

站着说话不腰疼

王娟 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

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读心灵鸡汤类的书,年龄大了,对这样的书慢慢产生抗体了,读得少了。现在很难以带着纯粹欣赏的心情去读一本书,对于《轻轻走向完美》这本书,读完后,觉得有些地方作者是对的,有些地方是错的,有些地方还可以看出来作者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带着自以为纡尊降贵的亲切来贴近我们劳苦大众发些感慨,更有些地方让我觉得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然这些都只是我本人带着挑剔、偏颇甚至偏激的眼光读完这本书的读后感,不能表明作者真的如此不堪。

让我觉得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是看了她《走出黑暗巷道》这一章,说的是一个女孩子小时候遭受了女性最可怕的事情后,产生了心理阴影,加上周围人的指指点点让她觉得痛苦不堪,央求父母换了一地方重新开始,她确实重新开始了,成绩优秀而且还遇上喜欢她的男孩子,本来一切可以向着幸福美满的道路上走去,可是后来一切都毁了,有个以前和她在一个地方的女生也考进了她的学校并认出了她,没过多久,学校传遍了她痛苦屈辱往事的流言,连喜欢她的男孩也知道了,他们悲愤交加,找到那个女生,怒火之下杀死了她,最后男孩被叛死刑女孩子也入狱了,这个故事结束了。作者说她心理畸形,心理被黑暗笼罩,害了自己害了喜欢的人。作者的意思是,造成悲剧的主要源头是女孩子不够强大,不能摆脱黑暗阴影的心,对于她这种观点,我实在无法理解。关于那个伤害女孩的罪犯就不说了,他的罪孽无可置疑。现在,我想说的是其它方面,我想,任何一个成年人都知道,可怕的流言和舆论对人的伤害有多大,这是无形的刀和枪,伤人杀人于无形。人精神上的伤害往往比肉体的上的伤害更持久更让人痛不欲生,当痛苦一旦超出了承受极限,人就会崩溃,就容易做出极端的过激的失去理智的行为:有人会觉得没法活了死了就解脱了,比如阮玲玉;有人会觉得你这么害我我要杀了你,比如这个女孩,当然也有人能正妥善处理这种事情,但这种人只是极少极少极少的,个人认为万中无一。作者把一切归咎于女孩心理的不够强大太失偏颇,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是作者遭遇了这样的事,是不是能坦然面对流言和异样的眼光,能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无所畏惧,当所有人嫌弃你厌恶你,你的内心仍然充满爱、希望、光明和宽容,作者的这种心态真让人佩服,这就是网络小说中描写的让人可以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圣母白莲花呀。作者在文中说,她旁观者清,个人觉得她的这种“清”是一种自以为是的高傲和审判,是一种旁观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清”,她没有设身处地为女孩想过,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写什么心灵鸡汤类的书。当然,我并不是说女孩杀人是对的,不是鼓励这种行为,但我觉得真的情有可原,想想假如自己是这个女孩,谁敢说能理智的处理好这个问题,你觉得你可以,是因为你没有真正把自己代入女孩的经历去痛苦过,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人说法不容情,但法律中有一条“激情杀人”是可以减轻一点罪责的(在此我们不讨论这起事件中量刑合不合理的问题,那又是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最不容情的反而是作者这种自以为旁观者清看清了整个事件的人,让人唾弃,她说“因为这种黑暗的笼罩,不但把自己拖入深渊,而且让自己所爱的人走进地狱”。在她看来女孩是罪有应得,真是冷血。在这个故事中,让我最觉得冷血的是女孩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以幸灾乐祸的心态去看待女孩去传播留言,这是一所中专学校,一般来说学生的年龄至少14岁了,这个年龄的人不应该算小孩子了,有独立思考辨别的能力,也能明白女孩子是无辜的受害者,如果对她能抱有丝毫的同情心,在听到这种流言的时候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去传播,再好一点的话还应该制止别人传播,但没人这么做,流言越传越烈,他们只想从这种传播中获得一种恶意的快乐,而学校的老师呢,他们肯定都听到了这则流言,他们是成年人,更有分辨能力,也有能力有办法有措施制止流言阻断对女孩的再伤害,但他们也没有这么做,甚至相互之间也在谈论这件事,看到女孩时的眼光只怕也不那么健康正常吧,这是一种严重的失职,同学的冷漠和老师的失职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但作者看不到这一点,连对那个传出流言的女生也仅仅以“饶舌”两个字轻描淡写地带过,作者如此轻拿轻放,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作者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也以传播别人的伤心事来获得快乐,如果别人不能承受,就说别人活该,谁叫你没有一颗强大的心哩!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冷酷,这种冷酷会毁灭一个人,而作者看到的是一个受害者不坚强不勇敢只会害死自己和自己要好的人,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还有,在这个故事中有一点让我觉得很可笑,讲到这对可怜男女到了云南,遇到一个老人,老人听他们口音和新闻联播一个腔调——电视电影不敢说,但以我个人的小识见觉得新闻联播的普通话和北京话还是很有区别的,不然北方人说的都是普通话了,问他们是不是北京人,他们说是,然后老人无偿的倾其所有给他们做了一顿好饭。四川人都向往成都,中国人都向往北京,这是一种正常的心态,但是她写得那个老人对北京那种像朝圣者一样的心态让我惊讶,我只能呵呵了,倾其所有倾其所有,让我脑海中想象出一位老人砸锅卖铁只为一对年青的北京人做一顿丰盛饭菜的画面,顿时额角三根黑线加一滴冷汗。作者写这段文字的心态,是带有一种身为北京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全国资源优先建设北京,这并没有让她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反而是拥有了一种上位者的心态……下次能不推荐这样的书让我看么,闹心!

写完以上文字,突然觉得自己人到中年竟然还是一名愤青,惭愧、遗憾、郁闷。

友情链接:51网51情缘网51社区四川新闻网桂工网中工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