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读书征文 >

再读《我们仨》

2015-04-28 10:40 来源:51网 分享到:

再读《我们仨》

刘薇 省政协机关工会

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的《我们仨》,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平实与梦幻相互穿插着,回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教授、丈夫钱钟书先生,讲述一家三口共同走过的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回忆“我们仨”的凄美情思。

初读《我们仨》,是在大学校园里,带着些稚气和道不明的文艺梦想,正是满满的青春挡也挡不住要溢出来的时候。杨先生笔下凄凉悲怆的梦境当时还觉得晦涩,平实温暖的笔触却已经直戳心底。书中讲述了杨先生一家住在我的母校的时期,于是课余间隙约着室友跑到学校小红楼,细细绕上几圈,再从小红楼走到校医院,心里描画书中的场景,了了几笔,有苦难,有温情。

10年之后再读,抛开作者一家大师的光环,只见天真淡泊的书呆子父母养育出敦厚懂事的女儿阿圆。像弟弟的爸爸、像姐姐的妈妈和像妈妈的女儿,经历了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等风风雨雨,相濡以沫的一家三口,到最后天上人间、阴阳殊途,也阻隔不了拳拳挚情。

家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爱是家最割舍不了的温柔。

几乎没有任何生存能力的钱先生,一辈子分不清左右脚,不会系鞋带,六十岁才会擦火柴。杨先生的生活能力也强不到哪里,拿个大剪子剪了羊肉就开心的吃,不会做精细的饭食,就把肉骨乱七八糟的钝一锅。生活却是甜润的,做饭像是做发明创造的冒险实验,一边玩,一边吃,吃饱了,便是看书作诗品茶的神仙日子。钱先生心心念念一定要生一个像杨先生的女儿,杨先生对丈夫和女儿最高的赞美是“阿圆的手脚轮廓,都长的象钟书”、“阿圆温厚,不与人争,象钟书”、“阿圆好静,象钟书”、“阿圆胆子大,象钟书”、“阿圆喜欢格物致知,象钟书”。而阿圆,临终前在病床上,还在安排妈妈的饭食起居。

世间的父母大约都是如此。爱情让懵懵懂懂的青年男女放下心中的防备,从爱人成为亲人,再孕育出儿女,笨手笨脚地一点点学着抱小孩、养小孩。

忽然间有了软肋,又仿佛披上了盔甲。孩子是父母最柔软的、最容易受伤害的部分,又因为孩子的到来,一下子勇敢起来,变成孩子无所不能的超人。想起小的时候,妈妈给怀抱里的女儿指着小人书一字一句地讲故事,爸爸把女儿举在头顶眺望高处的风景;小时候身体不是特别结实,好多次半夜忽然醒来,发现爸妈围在身边正用酒精擦拭着身子,或者趴在正急匆匆赶往医院的爸爸背上,原来忽然高烧自己都还未察觉不适,父母早已发现又着急起来。慢慢的长大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从不曾减少。孩子也成为贴心的小棉袄,跟阿圆一样,开始操心父母的饮食起居,操心父母渐渐斑白的头发和慢慢佝偻下去的身体。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杨先生在书的末尾讲到,“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女儿去世,丈夫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从前当做“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家不是房子,不是户口本上的名字。家人不在的寓所,变成了旅途中的客栈,心灵无处安放。多少在外漂泊打拼的人,住着高大精美的房子,过着舒适精致的生活,却永远笼罩着挥之不去的孤独,心就这么悬在半空中,落不到实处、找不到归属。“吾心安处即吾乡”。家和故乡不仅仅是幼时居住的房屋、熟悉的街道和院子门口的梧桐树,而是家人的陪伴、犯错误时父母的管教和兄弟姐妹打打闹闹一起成长。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所能抓住只有当下。每天忙忙碌碌,为工作、为金钱、为名利,多少人忽略了爱人寂寞的眼睛、缺失了儿女的成长、甚至一年半载都不陪伴父母一回,“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多少人心中的痛啊!试想,若此时父母60岁,在接下来的40年里,如果每个月能陪伴他们2天,那么还能陪伴960天,若每季度能陪伴他们2天,就只能陪伴他们320天,若是每年都只能陪伴他们仅仅2天,还剩多少天呢?

家是温暖的岸,是遮风避雨的伞,是一个人一盏灯在深夜的守候,是放心、盛爱的地方,是一切美好的源泉。

阿圆英年早逝,从生到死,都在父母爱的庇护之下,也算是另一种圆满。而杨先生,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失去了女儿,失去了丈夫,暮年一个人独自思念“我们仨”,在字里行间把最美好的爱传递给世人。

友情链接:51网51情缘网51社区四川新闻网桂工网中工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